“中国第一,世界第二”,海信在世界杯打的广告太敢了
2022-11-25 21:32:10
  • 0
  • 0
  • 1

11月20日,卡塔尔世界杯揭幕赛开场。吸引一众球迷和网友目光的画面有两个:

一个是卡塔尔富豪"有钱但不快乐"的冤种表情;

另一个是环绕球场,将“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口号打响的海信广告。

而今年世界杯,有四家中国企业提供赞助,分别是万达集团、海信集团、蒙牛乳业和vivo,共计赞助13.95亿美元,成为最大的赞助商。

要说效果最好的,当数海信。它被讨论到热搜榜上,因为大家疑惑:海信真的不违反广告法吗?

但敢向世界说出这句口号,是海信销量的底气,一个由小工厂进化成国际化企业的自信。

违反广告法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九条第三款,广告中是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词的。

但广告法是在中国境内,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活动才适用。

显然,这次海信广告不在中国境内。但有律师指出,海信的广告仍有违反《广告法》的嫌疑。

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企业合规法律专家赵嘉炜律师表示,从广告活动的实质来看,海信显然明知自身的世界杯广告能够传达给国内受众,如果从实质审查的角度出发,无论广告主和广告活动是否在境外,只要实质审查发现这是一个面向境内受众的广告行为,或可以实施相应审查。

同时,他还指出:“海信的行为同时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因为支撑海信“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宣传的,是自身电视机产品的出货量,但它并没有在广告牌的显著位置标明这一点。这就可能引人误解是海信宣传自己的品牌整体“中国第一,世界第二”,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

海信世界第二,谁是第一?

实际上,这并不是海信第一次踢“擦边球”。

“海信第一,世界第二” 的口号早就出现在2016年的欧洲杯上。而2018年的俄罗斯世界杯,海信也喊出了“中国电视,海信第一”。

赞助体育赛事,是海信长期的营销方式之一。至于效果,海信董事长林澜曾表示:“品牌知名度上了很大一截。”

根据全球知名调研机构益普索2019-2021年对全球18个国家的家电消费者连续调研,海信品牌认知度每年保持10%以上的同比增幅。

那么,名声打响了,海信的市场表现具体如何?

根据奥维睿沃公布的《2022年1-10月全球电视品牌监测数据》报告,海信电视2022年1月-10月全球出货量1960万台,同比增长18%,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三星。

难怪有网友调侃,海信这是给三星打广告吧。

不过,1960万台的销售量是海信系产品,包含东芝在内。如果单靠海信,估计打不过LGE、TCL。

国内市场方面,海信电视今年1-10月出货量同比增长30%,占有率达到23.31%,出货额占有率则为25.19%,出货量和出货额均稳居中国第一;同期,海外出货量同比增长13%。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全球TV累计出货量下降5.9%。在这背景下,海信喊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底气是足足的。

执掌海信30年,周厚健功成身退

关于“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网友其实还有一层解读:像是在内涵国足。

世界杯球场“中国第一”抬头可见,而中国男足表现长期令人不满,还在今年亚洲预选赛就惨遭淘汰,加之卡塔尔世界杯中国元素满满,连熊猫都去了,便不得不令人多想。

国内体育网站虎扑也说:海信今年的广告有点东西。于是,海信成功出圈。

这对于一个成立于1969年的品牌来说,海信属实是赢麻了。

而就在半年前,海信的创始人周厚健宣布退休,结束了30年的当家史。

周厚健1957年出生于山东。21岁时,他以青岛市数理化第一、总分第三的成绩考入山东大学无线电系。

读书时,他就脾气大、性子急。老师曾告诫周厚健有两件事情毕业之后不要做:第一,不要做官;第二,不要做处理人际关系的工作。

但阴差阳错,周厚健在1982年进入青岛电视机厂,从车间技术员一步步当上了掌舵人。

埋头苦干10年,他在1992年晋升为青岛电视机总厂厂长。2年后,企业更名海信集团。

靠着技术研发,海信不断提填补省内、国内的国产空白。并在1997年,海信电器登陆A股市场。

2000年3月,周厚健担任海信集团董事长。在其带领下,海信从一家年收入仅有4亿多元的电视机厂,逐步发展成拥有三家上市公司的大型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包括海信视像、海信家电和三电控股。

2021年整个海信集团实现营收1755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海外收入725亿元,占比41.3%。

可见,海信出海的方式不仅是在营销上,业务上更是如此。

结语

靠“中国第一,世界第二”,海信这次赢得了网友们的注意,用实力让大家看到了中国品牌的底气。

在这背后,是一位普通员工,用长达30年的时间带领中国企业,从小工厂成长到大集团。

尽管口号饱受争议,但我们仍希望见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第一品牌”参与到世界盛事中。

•END•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