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比亚迪之争,是“监督”还是“竞争”?
2023-05-28 01:21:14
  • 0
  • 0
  • 0

近期,汽车圈热度最高、争议最大的事件,莫过于长城、比亚迪两家自主品牌车企之争。

5月25日,就在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上市发布会开始前4小时,长城汽车突然以一份举报声明,将竞争对手比亚迪送上了热搜。声明中提到:“4月11日,长城汽车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对此,比亚迪迅速做出回应:“我们的产品及相关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在国家权威机构通过认证。”

不少网友质疑,长城汽车选择在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上市发布会当天发布相关举报声明,应该不是巧合。到底是“监督”还是“竞争”?

曾经互赠商标,现长城举报比亚迪为哪般?

翻开比亚迪和长城的发展史,很难想象两家企业会闹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双方上一次共同出现在同一篇报道的事件还是关于商标“魏”转让的新闻。企查查APP显示,2021年9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曾向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偿转让商标“魏”,该商标国际分类为12类运输工具,专用权期限从2017年2月28日至2027年2月27日。而魏牌(WEY)目前已是长城汽车旗下豪华SUV品牌。对此,长城高管还曾对外表示,天下车企一家亲。

曾经的一段佳话,现长城举报比亚迪为哪般?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4月,比亚迪累计销量76.24万辆,同比大增94.30%;而长城汽车累计销量31.31万辆,同比下降7.18%,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仅为4.27万辆。

于是,在不少人眼里,将长城举报比亚迪的动机解读为“眼红”。

那么,长城所举报的,是否确有其事呢?

深度解读比亚迪插混技术

在比亚迪的回应当中,除了提及长城检测不符合国家标准,还提到了一个重点,比亚迪是全球第一家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的企业,在插混技术上有二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迭代。可见,比亚迪在相关领域具备很强的自主开发能力。据悉,比亚迪既有常压油箱,同时也有高压油箱的技术解决方案,都符合蒸发排放法规标准。

另外,根据公开信息可以了解到,比亚迪基于DM-i串并联架构实现发动机和车轮的解耦,多控制单元的协同控制,以及对EV行驶里程、时间与炭罐特性的相关性深入研究,开发出了常压油箱的油气排放控制技术。这一技术实现了PHEV在炭罐饱和前,即使EV行驶下也会通过启动发动机几分钟,完成汽油蒸汽自由脱附。

可见,比亚迪DM-i解决了PHEV常压油箱汽油蒸汽自由脱附的技术难题,简单的来说,就是在长时间EV行驶下,6天左右会启动发动机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完成脱附、发电、和润滑,既合法又合理。该技术做到了“一静三得”:一静,优秀的NVH,行车中可实现无感、快速完成汽油蒸汽脱附;三得,实现快速脱附、高效发电、养护发动机。

根据网友扒出一份专利申请显示,比亚迪早在2020年已申请相关专利。

专利名称: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

提供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属于车辆领域。所述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车辆处于电动模式时,根据预先建立的碳罐吸附模型确定碳罐吸附量;以及在所述碳罐吸附量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电动模式切换为混合动力模式以进行碳罐脱附。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增加零部件等硬件成本的情况下,在未启动发动机时也能够预估碳罐吸附量, 并且在碳罐趋于饱和之前自动将车辆的运行模 式切换为混合动力模式以实现以及时脱附碳罐,这样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碳罐过载导致的燃油蒸 汽泄漏等情况的发生,保证碳罐能够长期处于有效工作状态。

综上所述,比亚迪开发出了常压油箱的油气排放控制技术,长城的举报显然站不住脚。

无论是“监督”还是“竞争”,自主品牌的长远发展,需要众人拾柴

此次长城举报比亚迪事件,放眼整个汽车发展史,都是少有的案例。

眼下来看,这场“闹剧”里没有赢家。截止5月26日收盘,长城汽车跌4.27%,收23.74元,盘中跌幅最大至6.61%。比亚迪跌3.37%,收246.99元,盘中跌幅最大至5.01%。

商战其实再正常不过。企业之间公开竞争,可以让中国新能源车能够快速进化,让行业生态能够越来越好。正如比亚迪所说,不论是新能源事业还是中国品牌,发展成长至今,实属不易。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不论是“监督”还是“竞争”,自主车企都应以更大格局与胸怀成就世界级企业!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